兵團老戰(zhàn)士重歸故里 舊貌換新顏感嘆變遷
發(fā)布日期:2010-01-05 瀏覽次數(shù):5710

元月2日下午,一輛來自江蘇南京市的吉普車駛進了安慶西郊皖河農場場部,一位須發(fā)皆白的耄耋老人走下車來,在機關花園里來回踱步,呼吸著周圍的空氣,盯著眼前的一草一木,老人激動地說:“一別三十五年,農場變化不小??!”
老人叫吳克斌,今年83歲了,是南京軍區(qū)政治部的離休干部。1969年皖河農場成立生產建設兵團,吳克斌那時42歲,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,當時隨部隊來農場擔任兵團宣傳干部。據(jù)老人回憶,那時的農場沒有一棟樓房,最好的房子是紅磚大瓦房,農場境內幾乎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。由于被皖河隔斷交通,農場到安慶很不方便。農場農田抗災能力差,引河大堤經(jīng)常潰破,防汛任務艱巨。吳克斌成天跑基層、勤采訪,寫了大量反映兵團戰(zhàn)士艱苦奮斗的稿件,成為兵團“一支筆”。1975年,兵團撤銷,恢復農場建制,吳克斌隨部隊到南京軍區(qū)。臨行前,吳克斌依依不舍地和同事們一一道別。
離開農場的日子,吳克斌一直戀著這片熱土,牽掛著一起工作過的老同事、老戰(zhàn)友,但一直沒有機會重回故里。離休后,他回場一游的心情更加迫切。
元月2日,吳老的兒子幫父親完成了這個夙愿。一大早,兒子從南京驅車帶著父親來到魂牽夢繞的皖河農場,老人見到了農場原黨委書記朱金秀、原派出所長王安全等老同事。他們陪著老人到場部和小城鎮(zhèn)轉了一圈。皖河口大橋、安九公路貫通,昔日的偏遠農場成為城郊型農場,江堤鋪上了水泥路,場區(qū)道路得到硬化,小城鎮(zhèn)初具規(guī)模,現(xiàn)在還亮起了路燈,職工家的樓房一棟比一棟漂亮,私家車越來越多……看到這些變化,老人甚感欣慰。他說:“過去的老兵團,現(xiàn)在的新農場,三十五年,滄海變桑田??!”
夕陽西斜,故人離別。老人上車前拉著老同事的手,互道珍重。農場晚景,夕陽正當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