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障房:幸福的支點
發(fā)布日期:2013-06-17 瀏覽次數:10906
“備一盞茶,與春光對飲,任清幽的時光,輕漾于杯盞。懶懶的,倚在窗前,看著窗外的明媚,溫婉的綻開的那一樹的花兒……”雖不知幾何時曾誦讀過這些詩句,但贊嘆4月的美卻至今記憶猶新。
4月的金秋花園東區(qū)(保障房小區(qū)),沉浸在和煦的微風中,早已有了春的暖意,蟄伏了一個冬季的青草已經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泛綠,風輕輕的吹過時,不遠處的廣玉蘭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,不時彎腰哈欠……,幾名輪滑孩童嬉戲玩耍聲蕩漾在小區(qū)內,一旁站著的年輕母親和幾位晨練駐足的老職工看著孩子們的玩耍,滿臉笑意。
“俺場這幾年變化真是快,舊貌換新顏,以前我們老倆口從未想過,這輩子還能住上花園小區(qū),就這條件俺看不比在城里買的房子差……”
“老閆,你說的對,用我孫女的話說以前我們那居住條件叫‘蝸居’,同過去比,簡直是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,出門就是‘公園’,這下子我們這些腿腳不靈便的老家伙和城里人一樣有了休閑處,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吆!”一邊甩著腿一邊手掌不停搓轉著鐵球的老王趕忙搭訕。
是的,幸福的日子才剛剛開始,奮發(fā)有為的農墾人正在譜寫壯麗詩篇,繪就藍圖,各項事業(yè)蒸蒸日上的今天,住上精品小區(qū)只不過是咱農墾人幸福生活的一個起點。老人口中所說的“蝸居”雖不能準確概括農場職工原來的住房條件簡陋、環(huán)境差等問題,但卻可以反映出長期以來農場職工群眾要求改善居住環(huán)境的愿望迫切。保障房的開工建設,讓農墾幾代人“耕作在田野,居住在城鎮(zhèn)”美好愿望已經不再是夢想,用老王時髦的話說,自從搬進新家,“幸福指數直線上升”!。
迎著4月的春風,走進自2009年以來正在實施的保障房項目----金秋花園東區(qū),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漂亮整齊的樓房和大面積的綠化,花園式是其給人的第一印象,屋內灶臺、洗臉池、白色的墻壁……,干凈、整潔,職工住戶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日里,午飯后一群爺爺奶奶級老者們,在樓房前后的草坪上盤腿席地而坐,一邊享受著日光浴,一邊樂呵呵地斗著地主……,在花園式的小區(qū)里盡享晚年。
夜晚的小區(qū),在霓虹燈的映襯下,比起日里雖少了幾分亮度,但卻多了一番韻味,拂面的微風夾雜幾縷撲鼻的晚飯香,沁人心脾。飯后茶余,路燈下的小區(qū)空地便是農場那幫健身舞迷們的“習舞”之地。聽---小區(qū)門口蕩起了動人的音樂,看---年紀不一的舞迷們伴著節(jié)拍扭動著身姿,翩翩起舞。
霎時間,這里成了激情的海洋,引領著農場文明新風尚……。
花園、休閑廣場、現代農業(yè)示范區(qū)、產業(yè)化生產基地……,每一處都是咱農場人幸福的一個支點,都是農場人辛勤播種的希望。農墾人以自強、誠信、開拓、志遠的精神,用自己勤勞的雙手,繪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農墾畫圖,昔日的荒山野嶺,如今是萬頃良田;過去的不毛之地,現已綠樹成蔭,林海茫茫,平凡的農墾人成就的不僅是一項事業(yè),更創(chuàng)造了一頁不凡的歷史!
我為農墾而自豪,更為自己有幸成為一名農墾人而感到驕傲,讓我們共同去見證安徽農墾與共和國的歷史一起走向永恒的輝煌。(作者:黃雙成 水家湖農場)
- 上一篇:農 墾 頌
- 下一篇:安徽農墾集團:充滿希望的安徽農墾